搜尋站內文章

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

【山城暖陽之道】第一章、京都的休日(五)追尋的路



清水寺
追尋的路


東山區,是京都市十一區的其中一區。

在這個僅僅只有七點四六平方公里,比自己所住的羅東還要小的土地上,卻是擁有非常多神社古蹟的一個區域。由於區域內有大量的歷史遺跡,使得東山區的開發受到諸多限制,因此本區的人口數,同時也是京都市其他各區當中最少的一區。

(截至2014年6月為止,人口數為39484人。)


【復返】


京都 三年坂
三年坂(產寧坂)


一大早從四条大宮出發,搭乘阪急電車回去了一趟大阪,把剩下該買的東西、該辦的雜事、該吃的美食通通給一次完結,了結殘留在大阪的怨念,趁著傍晚之前,趕緊回到京都繼續完成下午的神社參訪行程。


京都塔
京都塔


每次回到京都,無論白天黑夜,車站前的京都塔總是指引著旅人的方向。

每看到眼前的京都塔,都會思考起京都發展觀光能夠成功的原因;京都的成功不是來自於新穎現代的車站,又或者是彷彿能夠撐起一片天的高塔建築,更不是跟東京一樣,宛如蜘蛛網般的便捷交通。


京都街景
京都巷弄


而是能夠吸引人的一種文化氣質。

京都這座城市的魅力,來自於日本傳統文化所散發出來的味道。可能是一條富有古代風情的街町小道;可能是走在石板路上,姿態優雅,又帶點輕快步伐的舞伎、藝伎們;可能是一座又一座似曾相似的神社寺廟。

這些都構成了我們印象中的京都。


京都 八坂塔
八坂塔


即便走在京都以外的日本各地,看到似曾相似的一切街町、神社建築,你(妳)們也會不經意的脫口而出:

「這裡好像京都,這裡好有京都味。」

京都的文化氣質促成了京都觀光發展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原因。光光在這比羅東還小的東山區上,可以想像就擁有多少諸如此類的風格在;而回過頭來想想,自己的家鄉羅東,能有幾個地方能讓自己一再回味?


清水寺 隨求堂
清水寺 隨求堂


很遺憾的,除了林場、運動公園、羅東夜市之外,我講不出其他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。

很遺憾的,原來我的故鄉是一個那麼缺乏具備歷史文化與意義的地方。


清水寺 子安塔
清水寺 子安塔


儘管東山區的面積不大,但是邁開步伐,還是可以感覺到京都小巷之多、樂趣之多。

清水寺、八坂神社、祇園,每次來到京都,總永遠無法忘記這些地方可能潛藏的樂趣之處。這次就不再寫關於清水寺、八坂神社的一切,只是想單純的走在石板小路上,單純的體會帶著疲憊的雙腳,與這塊土地所產生的交集。


【追尋】

京都 寧寧之道
寧寧之道


第一次的京都旅行,我和眼前的寧寧之道擦肩而過,這是一條在自己的生活裡從未出現過的一條路。

去年有一整年的時間,我一直想拍一系列關於「路」這個主題的作品。


京都 石塀小路
石塀小路


一條路,代表了一個地方在地情感的重要指標。

追尋著路的道標,路的兩旁,往來的人群,都是一座城市最原始的日常生活型態。


京都街景
京都街景(八坂神社周邊)


拍「路」乍看之下是一件簡單的事情,站在路的中央,對著看似無止盡的前方按下快門,就完成了一張「路」的作品。然而實際操作之後才發現,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,用在地人的角度拍在地更顯得困難許多。

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風景,看不出任何讓人感到興趣的端倪。


【回歸】


京都 四条通
四条通(八坂神社前)


我們總是想將自己化作在地人的角度來觀看他們所生活的地方。

但是回到自己所熟悉的土地上,當自己已經變成一個真正的在地人的時候,卻被迷惑住了。我們變得不清楚眼前這些熟悉的風景,究竟有什麼樣迷人之處?也不知道這個城市的活力來源究竟為何?

對於故鄉的愛,卻被愛所迷失。


八坂神社 西樓門
八坂神社 西樓門


有時候,不要嘗試著讓自己改變,強迫自己產生的另外一個思考的角度。

事實上也並沒有任何的改變,改變也沒有任何的意義。


京都 四条大橋
四条大橋


真正該改變的是,源自於內心思考的那個原點。

那個原點是什麼?我並不知道,只知道先把一切雜亂無章的思考全都拋開,走進旅行中最重要的那一夜,或許就會看見那個點,從感受旅行中帶來的美好與不美好當中找到自我。



Next Episode:


2014_Summer_SanyoArea_Japan-650



【系列文章索引】

第一章、京都的休日

第二章、長門戰記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※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