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站內文章

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

[攝影] 《雨天,我與LX3》之一、外觀介紹

20101016_DPP_0029

好不容易借到LX3,可是這兩天卻無奈的下起雨來。

剛好最近給自己訂的一個課題:

就是在「天候不佳」或是「光線昏暗不明」等環境及場景下拍攝時,訓練自己思考該用怎樣的方法來營造陰天這種天氣不佳時,展現適度的情感氛圍。

由於借測僅僅只有一天半左右的時間,星期六趕緊拍了LX3的外觀照後,趁著徬晚雨勢稍歇時出門。
關於LX3這台相機,我想就不再多做說明。自08年推出以來,LX3儼然成為P家高階DC中的經典。(LX5最近才剛上市!)

我一直沒有機會好好的試這台相機,剛好最近家人前後相繼買了LX3/5,所以才造就了這樣絕佳的機會。
當時網路上很多人都把LX3和GRD2兩者相做比較,我並不以為然,認為LX3應該是和GX200相比比較恰當。(焦段上的相似。GX200:24-72mm;LX3:24-60mm)

20101016_DPP_0022

外觀上,LX3採金屬外殼及烤漆,摸起來頗有金屬特有的冰冷感。功能轉盤和一般的單眼相機並無差異,一樣有「P、A、S、M」等模式,還加入了Ai智能、場景模式、錄影及自訂模式等,提供了和單眼一樣的轉盤功能設計。

值得一提之處,在於快門旁的「Focu」鈕,可以直接調整移動對焦點位置,而我所熟悉的GRD2則是設置在「Adj.」鈕內。(預設值)

這樣的設計的確夠快速,少了一層選單可以大大的增加便利性,但對我來說,其實不常用到。

(固定中央單點對焦已經用得很習慣了。)

20101016_DPP_0018

握把方面,因為機身表面經過金屬烤漆的處理,加上握把上只有一小塊的蒙皮,雖然「拍照/播放」鈕旁有防滑用的小顆粒狀突出設計,增加與拇指的摩擦力,但整體握起來仍然不好掌握。

這點GRD可以說是完全大勝。

P.S 在這裡有個小小的建議,就是能用相機背帶就用背帶。

20101016_DPP_0012

20101016_DPP_0020

機身背面LCD螢幕旁的功能按鈕,則是採用了常用的「十字方向鈕」設計,另外還加了P家特有的「Q.Menu」及「AF/AE鎖定」。

最下面的兩個按鈕,則是「LCD顯示內容的切換」和「連拍/刪除」。

至於「Q.Menu」上的「拍照/播放」切換鍵也是我覺得蠻直覺的設計。

20101016_DPP_0016

鏡頭部份,則是採用了Leica認證鏡頭,其焦段為24-60mm,2.5倍的光學變焦,光圈大小為F2.0(24mm廣角端)-2.8(60mm望遠端),對於不習慣定焦鏡的使用者而言,這樣的變焦範圍或許仍嫌運用空間不足,但是不無小補。

特別的是,這是我頭一次用24mm的超廣角拍攝。(笑)

至於和28mm有什麼差別?我是覺得還好,寬廣了點,雖然能夠多容納一些東西進來,但有時候卻是一種阻礙。
人的慾望常常是無止境的,總是想把眼前的所有景色放到照片裡面,而28mm的好處,就是剛好處於一種恰恰好的視角,把"最想要"的風景給容納進來的一個焦段。

相較起來,用24mm拍,會讓人更想要21mm,甚至是更廣的焦段拍攝。(笑)

20101016_DPP_0027

20101016_DPP_0023

LX3最引人注目的設計,大概就是在鏡頭上「畫面比例」,以及「自動對焦、微距和手動對焦」的按鈕切換。

我想當初P家的考量,大概是想提供類「單眼」操作方式而設計的,能夠在鏡頭上快速切換自動與手動對焦。
我則是很喜歡畫面比例切換的置入,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會常用到,但我則是會依在想要構圖取景的範圍和比例,藉此來選用不同比例的圖片。

20101016_DPP_0019
LUMIX相機系列的操作介面,對我來說並不陌生

LX3某些部份的功能鍵設計與位置,都是蠻值得讚賞的地方, 操作介面上也相當的便捷與親和力。

我個人比較重視在對焦與測光模式、感光度、照片風格模式(菲林模式)、畫面比例、以及白平衡等功能的使用切換,當然這些功能在LX3這台相機上,仍算方便。

(在Q.Menu都找的到我要的。)

不過我認為在選項上仍稍嫌繁雜,而且某些功能的中文翻譯,並沒有辦法很直覺性的理解,往往需要認真的看完整本說明書才會知曉。

事實上,到現在最夯的GF1為止,P家依然不改其設計風格,不管是在外型上,還是操作上,一貫採取一種「兼容並蓄」的方式,既要做到「操作」上的的方便直覺,還要做到「親和力」,兼顧了入門與進階使用者的需求。

(不過我仍覺得選單太多,不是很方便。)

20101016_DPP_0026

接下來的實拍才是一個問題,我想雨天該怎麼拍?

讓「Black & White」告訴你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※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