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站內文章
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
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
[12春日劇] 《LEGAL HIGH》【簡介 + 初回感 + 觀後感】
【簡介】
記得前兩天才在回味《Code Blue》,沒想到現在又追了該劇的兩位女主角,戶田惠梨香和新垣結衣兩位在本季主役的兩部日劇。小香主演的是昨天剛寫的富士月九劇《上鎖的房間》;結衣則是今天要寫的火九劇《LEGAL HIGH》。
[2012日影] 《魚干女又怎樣:羅馬假期》電影觀後感
【觀後感】
我發覺我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沒看電影了。
記得上一次看電影看的是—千秋王子與野田妹的《交響情人夢 最終樂章》。然而這也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。這兩三年來,無論對於日劇或是日影,收看的數量比起其他類型的戲劇和電影都高出了許多,沒想到日劇和日影都變成了自己意想不到的興趣。
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
《戰爭與和平》第六道門、知往鑑來:戰地風雲
最近一兩個禮拜的每晚九點,我都會把電視轉到國家地理頻道看二戰系列的相關節目。
有些節目是以前製作的、有些則是新製作的節目。
新製作的節目是邀請到當年參與二戰的老兵們,談論著從「諾曼第登陸」後,到攻入德國的幾個重要戰役,請他們述說當年投身戰場的親身經歷。
然而,有一幕我印象相當深刻;就在節目最後一刻,他們讓當年參與「諾曼第登陸」的這些英美的兩位老兵,和當年防守諾曼第沿岸海灘的一位德軍士兵相見歡。
「當年的敵人,如今卻已變成了朋友。」
這一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。
有些節目是以前製作的、有些則是新製作的節目。
新製作的節目是邀請到當年參與二戰的老兵們,談論著從「諾曼第登陸」後,到攻入德國的幾個重要戰役,請他們述說當年投身戰場的親身經歷。
然而,有一幕我印象相當深刻;就在節目最後一刻,他們讓當年參與「諾曼第登陸」的這些英美的兩位老兵,和當年防守諾曼第沿岸海灘的一位德軍士兵相見歡。
「當年的敵人,如今卻已變成了朋友。」
這一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。
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
[12春日劇] 《三毛貓福爾摩斯的推理》【簡介 + 初回感 + 觀後感】
【簡介】
在經過一個禮拜的放空之後(指自己),春季日劇終於開始了!
這一季可以說是日劇的「推理季」,有好幾部的日劇內容主軸都是以「推理」為主線,所以應該算是蠻對我的味,接下來就只要選自己有興趣的演員陣容即可。(笑)
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
[心攝] 戰戰兢兢
前兩年經歷了一次小車禍,以及去年那次規模不小的眼底出血後,我覺得我的生活漸漸的變得戰戰兢兢許多;害怕再一次的受到傷害,害怕自己哪一個環節不注意又會發生突如其來不想樂見的事情。總之,從這時候開始,我變得膽小許多。
因為想要再一次的強迫自己面對自己,我挑戰了一次「自主規劃」的京都之旅。
這兩天我好不容易下定決心,把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自己的腳指甲問題給做了一次的解決。其實會下定決心的原因,是為了兩個月後即將到來的旅行,我不想因為到時又走到腳痛,壞了整趟旅行的興致。
就跟這個腳指甲一樣,儘管只是身體上的一處小部位,從很多人眼中看起來是如此再小不過的問題;但是一引發起來,很難讓人忽略它的存在。更何況我又是如此在乎每個環節的人,又是如此在乎每一個小問題的人。也因為這樣的個性,讓自己常常夾雜著看起來樂觀,又常常帶點悲觀的個性。
就跟自己拍的照片一樣:充滿著不同的感覺,有時陽光、有時溫暖,卻又有時候夾雜了陰霾,正好反映了自己內心深處的狀態。倘若有一天我的照片不再是變幻莫測、無所適從的時候,那也代表我終於找到了人生中對自己最好的出口,不再過著總是戰戰兢兢的生活。
過著看似輕輕鬆鬆,實質上卻一直都是戰戰兢兢的生活。
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
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
夏日.旅行
夏日已近,我所期待的旅行也越來越近了。
行程的制訂也進入了最後階段,除了完成去年京都行沒有完成的事情之外,
也希望能夠朝向一些有趣新奇的地方走走。
期待吧!夏日旅行!!
P.S 金門系列文章的最終篇預計將在6/29號發佈!
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
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
《戰爭與和平》第二道門、從古至今:洋樓
我猜想,應該有些人和我一樣,有著同樣的認知。
過去只要提到洋樓,像我,頭一個聯想到的是淡水的「紅毛城」;淡水,舊稱「滬尾」,是早期台灣北部非常重要的一個港口。在過去,台灣曾經被許多國家給殖民過,像是中國的明朝時代,台灣南北部就分別由荷蘭和西班牙所殖民過。
正因為經歷過這段歐洲列強的殖民時期,所以在台灣可以看到許多具有外國色彩的建築物並不奇怪。淡水的「紅毛城」正是如此。
過去只要提到洋樓,像我,頭一個聯想到的是淡水的「紅毛城」;淡水,舊稱「滬尾」,是早期台灣北部非常重要的一個港口。在過去,台灣曾經被許多國家給殖民過,像是中國的明朝時代,台灣南北部就分別由荷蘭和西班牙所殖民過。
正因為經歷過這段歐洲列強的殖民時期,所以在台灣可以看到許多具有外國色彩的建築物並不奇怪。淡水的「紅毛城」正是如此。
- 得月樓
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
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
《戰爭與和平》第一道門、從古至今:古厝
閩式建築,
是來到金門後所知道的第一樣東西:
建築文化,
也是來到金門後所開啟的第一道門。
- 慰廬
正如序中所說的,在出發前往金門之前,我幾乎沒有作什麼功課,自然也就不知道關於金門的建築文化三兩事。當時,我的認知大概還只是停留在「古厝」一詞,甚至連這樣的古厝,到底是有什麼樣的正式名稱都不知道。
我想,這一切還是得從金門的地理位置說起。
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
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
[12春之旅] 金門《戰爭與和平》系列文章索引
《戰爭與和平》是取自於俄國作家-托爾斯泰著名的小說作品。
每次在開始一系列文章之前,光是文章主標題的這個部分我通常就想了一陣子。大家如果有注意到的話,日本的遊記系列文章如果是同一個地區的話,我大概就會延用同樣的主標題,但是內容絕對不會比第一季還差。(笑)
(很多出了續集的戲劇和電影能表現比前作好的其實不多!XD)
會取這部偉大的小說作品絕對不是因為我看過,其實是想藉由「戰爭」與「和平」兩詞來簡述金門的過去與現在、未來。
這次的系列文章依舊會遵照最近兩次的系列文章形式,我指的是單篇文章的照片數量篇幅;換句話說,一篇文章大概是十張到二十張之間左右,走的是比較輕量化的文章結構。這樣的安排其實不管對於自己,或者是讀者們都有比較輕鬆的閱讀經驗。
每次在開始一系列文章之前,光是文章主標題的這個部分我通常就想了一陣子。大家如果有注意到的話,日本的遊記系列文章如果是同一個地區的話,我大概就會延用同樣的主標題,但是內容絕對不會比第一季還差。(笑)
(很多出了續集的戲劇和電影能表現比前作好的其實不多!XD)
會取這部偉大的小說作品絕對不是因為我看過,其實是想藉由「戰爭」與「和平」兩詞來簡述金門的過去與現在、未來。
這次的系列文章依舊會遵照最近兩次的系列文章形式,我指的是單篇文章的照片數量篇幅;換句話說,一篇文章大概是十張到二十張之間左右,走的是比較輕量化的文章結構。這樣的安排其實不管對於自己,或者是讀者們都有比較輕鬆的閱讀經驗。
將來我想也會一直維持這樣的方式來寫,因為本質上就是遊記文章,我覺得既然是遊記,那也就沒有必要折騰大家的眼睛;用輕量化文章的方式,讓整篇閱讀下來會比較愉悅一點。
內容的話會比較偏重於個人的觀感,加上一些自己比較有興趣的東西多加敘述一點。其實網路上也有專門寫金門這個地方的旅遊部落格,而且無論照片和文章質量都相當的不錯;因此,我仍會像京都一樣,特別著重於個人看法與感想。
《戰爭與和平》系列文章索引:
- 序:離家五百哩
- 第一道門、從古至今:古厝
- 第二道門、從古至今:洋樓
- 第三道門、從古至今:傳統聚落
- 第四道門、從古至今:風獅爺
- 第五道門、美食與古城巡禮
- 第六道門、知往鑑來:戰爭風雲
- 終、印象中的、實際上的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