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站內文章

顯示具有 E-P3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E-P3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

Daily:空寂


Tree


拍照常常需要追逐光與影,而照片的光與影,總是很容易吸引人們的目光。

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,自己喜歡拍一些空寂的照片,

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喜歡這類型的照片?


也許是心境的關係、也因為是沒什麼朋友的關係;

樹成為了我最好的朋友、路燈成為了伴我回家的夥伴。


無論風吹雨打,依然伴我身邊,

正因為如此,我才會一直對這樣的它們報答著我的感謝!

謝謝它們一直都在我的身邊。(笑)



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

《戰爭與和平》終:印象中的、實際上的

還記得年初二月底時去了一趟日本秋田,當時回程在飛機上時的心情,跟這次的金門行一樣,充滿了回味與懷念。


2012_May_Kinmen_Day2_48


從搭上飛機出發的那一刻開始,直到回程那一刻;金門,讓我確切的感受到一股期待出國旅行的心情。

旅行,給了重新認識金門的一次機會,也給了我了解金門的機會。現在,我終於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答案-

關於金門,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地方?

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

《戰爭與和平》第六道門、知往鑑來:戰地風雲

最近一兩個禮拜的每晚九點,我都會把電視轉到國家地理頻道看二戰系列的相關節目。

有些節目是以前製作的、有些則是新製作的節目。

新製作的節目是邀請到當年參與二戰的老兵們,談論著從「諾曼第登陸」後,到攻入德國的幾個重要戰役,請他們述說當年投身戰場的親身經歷。

然而,有一幕我印象相當深刻;就在節目最後一刻,他們讓當年參與「諾曼第登陸」的這些英美的兩位老兵,和當年防守諾曼第沿岸海灘的一位德軍士兵相見歡。

「當年的敵人,如今卻已變成了朋友。」

這一幕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。


2012_May_Kinmen_Day2_66


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

《戰爭與和平》第五道門、美食與古城巡禮

來到金門的第一天下午,走過了不少地方。

像是風獅爺文物坊、得月樓、金水國小,然後再拉到翟山坑道後,最後回到金城市區吃晚餐。


至於吃完晚餐後呢?


  • 抵達金門之後

2012_May_Kinmen_Day1_53


[心攝] 戰戰兢兢

鹹起司冰咖啡


前兩年經歷了一次小車禍,以及去年那次規模不小的眼底出血後,我覺得我的生活漸漸的變得戰戰兢兢許多;害怕再一次的受到傷害,害怕自己哪一個環節不注意又會發生突如其來不想樂見的事情。總之,從這時候開始,我變得膽小許多。

因為想要再一次的強迫自己面對自己,我挑戰了一次「自主規劃」的京都之旅。

這兩天我好不容易下定決心,把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自己的腳指甲問題給做了一次的解決。其實會下定決心的原因,是為了兩個月後即將到來的旅行,我不想因為到時又走到腳痛,壞了整趟旅行的興致。

就跟這個腳指甲一樣,儘管只是身體上的一處小部位,從很多人眼中看起來是如此再小不過的問題;但是一引發起來,很難讓人忽略它的存在。更何況我又是如此在乎每個環節的人,又是如此在乎每一個小問題的人。也因為這樣的個性,讓自己常常夾雜著看起來樂觀,又常常帶點悲觀的個性。

就跟自己拍的照片一樣:充滿著不同的感覺,有時陽光、有時溫暖,卻又有時候夾雜了陰霾,正好反映了自己內心深處的狀態。倘若有一天我的照片不再是變幻莫測、無所適從的時候,那也代表我終於找到了人生中對自己最好的出口,不再過著總是戰戰兢兢的生活。

過著看似輕輕鬆鬆,實質上卻一直都是戰戰兢兢的生活。



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

《戰爭與和平》第四道門、從古至今:風獅爺

此次金門行對我來說,重要的不是有沒有看到高粱、貢糖、還是砲彈做的菜刀;而是找尋過去「金門」一詞一直賦予我的唯一傳統文化印象。


也就是此行最重要的一道門之一。


  • 鑲嵌在牆上的風獅爺

2012_May_Kinmen_Day3_23


我說,瓊林是一處人文薈萃之地絕不是空穴來風。


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

《戰爭與和平》第三道門、從古至今:傳統聚落

如果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一探金門究竟,那麼瓊林聚落肯定是一個值得推薦的地方。


至於為什麼會特別把瓊林聚落給獨立成一篇?

就請繼續的往下看吧!


  • 瓊林聚落

2012_May_Kinmen_Day3_10


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

《戰爭與和平》第二道門、從古至今:洋樓

我猜想,應該有些人和我一樣,有著同樣的認知。

過去只要提到洋樓,像我,頭一個聯想到的是淡水的「紅毛城」;淡水,舊稱「滬尾」,是早期台灣北部非常重要的一個港口。在過去,台灣曾經被許多國家給殖民過,像是中國的明朝時代,台灣南北部就分別由荷蘭和西班牙所殖民過。

正因為經歷過這段歐洲列強的殖民時期,所以在台灣可以看到許多具有外國色彩的建築物並不奇怪。淡水的「紅毛城」正是如此。


  • 得月樓

2012_May_Kinmen_Day1_13


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

《戰爭與和平》第一道門、從古至今:古厝

閩式建築,

是來到金門後所知道的第一樣東西:

建築文化,

也是來到金門後所開啟的第一道門。


  • 慰廬

2012_May_Kinmen_Day2_30


正如序中所說的,在出發前往金門之前,我幾乎沒有作什麼功課,自然也就不知道關於金門的建築文化三兩事。當時,我的認知大概還只是停留在「古厝」一詞,甚至連這樣的古厝,到底是有什麼樣的正式名稱都不知道。

我想,這一切還是得從金門的地理位置說起。

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

[12春之旅] 金門《戰爭與和平》系列文章索引

2012_May_Kinmen_Day3_54


《戰爭與和平》是取自於俄國作家-托爾斯泰著名的小說作品。

每次在開始一系列文章之前,光是文章主標題的這個部分我通常就想了一陣子。大家如果有注意到的話,日本的遊記系列文章如果是同一個地區的話,我大概就會延用同樣的主標題,但是內容絕對不會比第一季還差。(笑)

(很多出了續集的戲劇和電影能表現比前作好的其實不多!XD)

會取這部偉大的小說作品絕對不是因為我看過,其實是想藉由「戰爭」與「和平」兩詞來簡述金門的過去與現在、未來。

這次的系列文章依舊會遵照最近兩次的系列文章形式,我指的是單篇文章的照片數量篇幅;換句話說,一篇文章大概是十張到二十張之間左右,走的是比較輕量化的文章結構。這樣的安排其實不管對於自己,或者是讀者們都有比較輕鬆的閱讀經驗。

將來我想也會一直維持這樣的方式來寫,因為本質上就是遊記文章,我覺得既然是遊記,那也就沒有必要折騰大家的眼睛;用輕量化文章的方式,讓整篇閱讀下來會比較愉悅一點。


內容的話會比較偏重於個人的觀感,加上一些自己比較有興趣的東西多加敘述一點。其實網路上也有專門寫金門這個地方的旅遊部落格,而且無論照片和文章質量都相當的不錯;因此,我仍會像京都一樣,特別著重於個人看法與感想。



《戰爭與和平》系列文章索引:





2012年5月26日 星期六

[心攝] 照片整理完畢!

2012_May_Kinmen_Day1_12


這次的照片整理大概是歷時最久的一次吧?!

一直以來自己都有很多的地方需要修正與改進,但每次又總會遺漏掉一些部分;也就是說,那些被遺忘掉的部分,也只能等到下一次再修正改進了。

會特別提到這個看似不相關的話,其實是自己一直以來常常思考著,該怎樣建構出一套自己的處理法則?有了一套標準程序的法則,就不會顯得處理過程中顯得太龜毛,又或者是說沒什麼效率?!


關於這次的金門行所整理出來的照片數量大概是兩百多張左右,所以我想應該是可以構成一個系列文章的條件;回想過去兩次的高雄之旅也都是兩天一夜,既然這樣的短期旅行都可以寫系列文章,那這次的金門行也應該是不會構成太大的問題。

也就是說,五月的「心攝」系列文應該可以告一段落了!(笑)



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

[心攝] 金門印象

金門印象


上禮拜進行了一趟小旅行,目的地是金門。

第一次自己搭飛機、第一次搭國內線的飛機、第一次前往松山機場,這種感覺就像回到了第一次出國時的雀躍感。


這也是我第一次去金門。

印象中的金門都是父親和歷史課本給我的傳統記憶:金門曾經發生過古寧頭戰役、八二三砲戰等等戰爭,所以金門就是一處著名的戰地,也有很多的軍事設施與建築;金門這裡種植高粱,所以盛產高粱酒,著名的甜點伴手禮則是貢糖 ... 。


唸課本寫的、聽別人說的、看電視上介紹的,這些都不如自己實際的體驗感受還來的真實與深刻。我很喜歡這次的旅行,也從旅行中學習到一些東西,是當地的人文風景所帶給我的,也是從周遭朋友間所學習到的。


很棒!我真的很喜歡這次的旅行。(笑)



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

[心攝] 故鄉

田園鄉野間


家,永遠是心中最美的地方。


許久沒有到五結出海口這邊拍照,沒想到自行車道又多做好了一段出來。

回想2010年的那年夏天,那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年夏天;每一天盡是隨手拍的好天氣,每一步也都是能拍出一張張美美風景照的好距離。

那一年真的是很美好的夏天。


今年的我,經過了去年的幾次雷射治療,已經沒有辦法經常性的正面直視太陽,所以為此還去配了一副「全視線」的眼鏡。

然而我還是想感謝,既使無法做到2010年時的程度,但幸好前方的景色依舊清晰,這真是多虧了許多人的幫忙和上天的眷顧。



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

母親節快樂!

いとしき日々よ


即使是晚了一天,但只要有心、只要母親健在,哪一天都可以是母親節。


很感謝父母能夠體諒我長久以來任性、壞脾氣的自己,同時也一直相信沒有任何作為的自己,在未來肯定會有自己的一片天。

往後,我也將會抱著正面的態度和力量一直走下去,也許偶爾仍會有挫折、沮喪,甚至還會亂發脾氣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;

但是,

繞了一圈過後,我依舊會回到這條堅信的路上。


雖不知何時才能夠看見光明,但在那之前我肯定是不會放棄的!(笑)



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

[心攝] 新的風景

夕陽


到八月日本行之前還有一段時間,在那之前一直思考要不要來趟小旅行?

然而經過很多的考慮,主要是經費的問題和身體狀況的考量;機票即將付款、配了新眼鏡、相機計畫等種種細節因素。

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考後,還是決定來趟小旅行!


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

[心攝] 喃喃自語

P4100196


送走了讓自己為之感動的一齣劇後,這幾天以來都在進行一些在"時間"上毫無意義的回味。本來想好好的寫一篇長篇的觀後感,但深怕自己再度地陷進去,所以乾脆就透過心情文來慢慢述說,或者片段性的分享心得吧!

2012年4月7日 星期六

[心攝] 失落感

P4020136


人的情緒常常會受到很多的外在事物影響,要常保心如止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,就我而言。

自從把手邊可以寫的照片文章給結束之後,旅行完、文章後慣性會製作的個人寫真書卻整個停滯下來,因為受到外在事物的影響。

自己很久沒有追一部戲劇追得入戲頗深,就好像兩年前的《零秒出手》一樣,每個禮拜一晚上八點時,等著住在日本的鄉民實況文字轉播;結束後,看著大家熱烈的討論,瀰漫在一種共樂的氛圍中。往往為了等到全新一集,廢寢忘食的等到了三更半夜。

這就是所謂的入戲症候群。隨之伴隨而來的就是嚴重的失落感。

劇中的「日久生情」可以推及到很廣的層面上,人與人之間的任何情感,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越來越多樣化,戲劇就是其中的一環。情感,常常都是藉由長時間的醞釀與培養而來的,而這樣的情感產生,逐漸的化作一種習慣,上癮般不得不需要它。


入戲深其實有好有壞。壞的是,人會有一段時間沉溺在失落感之中,對於其他的事物暫時的不感興趣,而且常常會回憶很多發生過的往事;好的是,可以更深刻的體會到劇中的迷人之處,寫出很多很多的靈感字句。

人的創作靈感,往往是來自於遭遇到人生大起大落之時,或者是喜怒哀樂的某一種情緒極大化時發生。

讓自己入戲深其實都有一定的因素在,像是《零秒出手》中男女主角一同相互鼓勵、追求夢想的築夢過程讓我深受感動,加上那時我也一直對於某件事耿耿於懷,所以戲劇中發生的劇情過程,對我來說都有著一種投射作用和心靈的慰藉。

同樣的,從一開始的宣傳影片引起自己注意後,到後來這部劇的男女主角的角色設定都讓我覺得似曾相似,自己也很好奇這樣似曾相似的角色設定,到底還會發生什麼樣的有趣過程,或者是一個令自己感動的結果。我抱著這樣期待之心,陪一部戲一個心上上下下的走了四個多月。

情感的累積也就這樣上來了。

即將邁入結束時的心情自然是很複雜,也不是說不好,畢竟是一個美好的結束、美好的結局,但在美好的結局過後,自己還是自己,生活中也沒有任何的變化,心靈上的旅行也依舊是孤單一人。對於一種已經習慣的事物又要從生活中遠離,這些都是一如三溫暖般的難以適應。


有時候,自己很想衝動的去一個地方旅行,或者是衝動的買張機票自己出國走走,然後把自己抽離出這樣的失落氛圍中,但總會擔心一大堆事情,也會擔心一個人出去會不會又會獨自的在異鄉鑽牛角尖?

人有太多的矛盾,很多事可以事前預想到的,卻偏偏還是就這樣的做下去;人永遠是一個情感的動物,永遠無法常保理性之心,對於任何事冷靜理性的判斷。就是因為這樣,往往創作者需要走上一段很長的孤獨之路,明知道很難熬,但為了前方仍舊看不到的美好結局,努力的堅持下去。

現在的我,心情就是如此百般多變的複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