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站內文章

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

【CP+ 2017】一、Fujifilm GFX 50s:嶄新的中片幅無反系統
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01

GFX 50s + GF63mmF2.8 R WR

今年的CP+當中,我想最令人期待的一台相機之一,應該會是富士先前發表的「GFX 50s」。

富士進入數位化後,推出了一系列以APS-C片幅為主軸的「X」無反相機系統;然而,就在Sony發表了「Alpha7」系列全片幅機種以後,就不禁讓人有所期待,富士也能夠推出更高階的全片幅機種。

但是,富士就在今年很明確地告訴了我們,他們確定直接跳過了全片幅,而是直接上到了「中片幅」的無反相機系統:「GFX」。
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02


在富士的攤位前很容易的可以看出,「GFX」是這次富士展覽的重點主軸。

攤位前的這張巨大篇幅的照片,則是特別邀請了日本著名攝影師蜷川實花,使用「GFX 50s」所拍攝的照片作品。從上面的照片當中可能感受不太出來,但實際到現場看,視覺上的衝擊其實是頗為震攝的。
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03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03


「GFX 50s」是這次CP+非常受到關注的相機系統,因此排隊等著試用的人非常多。

由於現場並沒有限制使用時間,所以基本上都需要排上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才可能試用的到。從現場排隊經驗來看,實際等候的時間其實並沒有那麼的久,約莫四十到五十分鐘左右。可是相較於「GFX」,在那之後試用的各家相機,等候時間都沒有富士的「GFX」來得久,甚至是根本不需要等候時間。

由此可見,「GFX 50s」在今年的CP+上是多麼的受到注目。(笑)
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04


這就是「GFX 50s」的機身本體,搭載了中片幅尺寸43.8x32.9mm,5140萬畫素的感光元件。

由於是中片幅的緣故,感光元件比我們所熟悉的全片幅還來得大。根據「GFX 50s」所使用的感光元件來換算成135片幅焦段的話,GF鏡頭的焦段還得再乘以0.78倍,才會是我們所熟悉的135片幅的焦段。
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05


「GFX 50s」機頂的配置部分,跟X-T2類似的地方,是都配置了兩個功能轉盤:一個負責調整快門速度;另外一個,則是可以調整感光度。但少了獨立的曝光補正轉盤,卻也把對焦模式撥盤、檢視和刪除紐移到了機頂上來。

另外一個最主要的差別在於,「GFX 50s」在右側多了一個小型的機頂檢視螢幕。
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06


這樣的機頂小型螢幕,其實在一般的單眼相機當中算是相當常見的配置。

螢幕中所顯示的資訊也跟一般的單眼相機類似,負責顯示及提供幾個拍攝時的重要數值,像是:光圈、快門、感光度、白平衡、色彩及拍攝模式,又或者是記憶卡的剩餘拍攝張數,以及電池的剩餘電量等等,在一般拍攝用途時,可以快速的即時檢視當前的數值設定。

「GFX 50s」的機頂螢幕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是,可以調整螢幕背景色的功能。在螢幕的左側旁,有顆「燈泡」圖示的按鈕,便是可以切換背景色的功能按鈕。在過亮或者是過暗的環境當中,可自由調整成方便眼睛檢視的「白色」或「黑色」背景。
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07


「GFX 50s」機背的主螢幕,採用的是236萬畫素的觸控式液晶螢幕。

螢幕提供了上90度、下45度,以及右60度三方向的翻轉角度,提供了較多元不同的角度來取景拍攝。從遠處觀看這個螢幕,無論是從機背或者是機頂的角度,這片螢幕宛如數位機背般,非常的顯眼且突兀。

「GFX 50s」採用了和X-T2、X-Pro2一樣,非常方便的對焦點調整桿,可以迅速的調整及改變對焦點的位置。至於拍照的操作顯示介面,跟之前的APS-C機身操作介面相當的類似,假使原來就是富士系統的舊用戶的話,馬上就能很快的去適應它。
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08

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

「GFX 50s」所使用的電子觀景窗可以說是相當特別的設計,可以進行水平和垂直移動觀景窗的角度和方向,進行不同的取景角度變換。此外,規格上採用了369萬畫素的電子觀景窗,實際體驗觀看的顯示品質是相當明亮細緻。
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09


這次和「GFX 50s」一同推出的鏡頭一共有三顆:

分別是「GF63mmF2.8 R WR」、「GF32-64mmF4 R LM WR」以及「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」等三顆鏡頭。這三顆鏡頭全都採防塵防滴,以及-10度C耐低溫的結構設計,在全天候的拍攝環境下都可以放心的使用。

在這三顆鏡頭中,要說最特別的一顆,大概就是GF120mm;支援光學防手震,內建了兩組線性馬達,提供了更安靜、快速的對焦速度,又可進行微距拍攝,可說是泛用度相當高的一顆中焦段鏡頭。

GF63mm換算成等校135片幅焦段,就是我們所熟悉的50mm標準焦段;GF32-64mm的話,則是25mm-51mm的標準變焦鏡;GF120mm則是等校95mm的中焦段鏡頭。初期搭配的這三顆鏡頭,已經算是涵蓋了幾個基本常用的焦段。


最後,是分別用三顆鏡頭所拍攝的實拍照片及使用感想: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10
▲ 1/60Sec F2.8 ISO200 63mm(GF63mmF2.8 R WR)
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11
▲ 1/60Sec F4 ISO500 64mm
(GF32-64mmF4 R LM WR)
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12
▲ 1/60Sec F5.6 ISO500 120mm (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)
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13
▲ 1/60Sec F4 ISO400 120mm
(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)
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14
▲ 1/60Sec F4 ISO320 120mm (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)



【實際體驗感想】

【CP+ 2017】Fujifilm GFX 50s | 15

在試拍的過程當中,「GFX 50s」的對焦速度只能算是普通,就自己的感覺上來說,比起手邊的「X-T1」可能還要慢上一些些,卻也已經足夠使用在一般的靜態拍攝需求。最重要的畫質表現,使用最大光圈拍攝時,會出現輕微的二線性散景;另外,相機的感光度都是設定在ISO800以下,但出乎意料的是,拍起來的畫質感受並不是如想像中般那樣的銳利。

這幾年來,由於旅行的次數增加,對於相機的選擇,也漸漸的偏向追求輕便高畫質的需求。所以當「GFX 50s」拿在手上時,根據官方的資料來看,相機本體就有740克重,搭配最輕便的「GF63mm」也有405克重,如果再加上電池手把的話,也來到了1公斤多左右的重量。這對於輕便旅行的用途來說,算是頗為沈重的負擔。

這樣嶄新的中片幅無反系統,或許對自己來說,不會是最佳的旅行選擇;但即便如此,我還是對於這樣的相機系統感到相當的雀躍和興奮。又話說回來,這樣的重量之於其他的中片幅相機,乃至於其他各家高階全片幅單眼來說,「GFX」已經在專業、高畫質和輕便三者之間,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平衡。

現在,富士已經開啟了數位中片幅無反系統發展的新頁,接下來就端看未來,這顆石頭能否為當前這個發展略顯呆滯的相機市場;這個雖然平靜,卻了無生氣的一池湖水裡,掀起一波嶄新的波瀾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※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