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站內文章

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

【旅行三兩事】旅行的行前準備(九)應變


旅行三兩事 | Improvisation


◎ 應變

促使這系列文章再開的主要原因,是因為最近大阪地震的緣故。其實不只是地震,旅行途中常常會遇到颱風、各種交通突發狀況。由於過去自己也曾碰過因颱風或是航班延誤的相關經驗,所以希望能夠將這些經驗分享給大家作為旅行時的參考。

一開始,我想大家都知道,買附帶「不便險」的「旅平險」的這件事,就是一種最基本的應變方式。天候和機械故障的各種因素,都可能導致航班發生延遲。多買一個不便險,也就相對的多一份保障。在這裡要請各位特別注意的是,假使真的發生航班延誤的話,請記得一定要跟航空公司索取「班機延誤證明」

我不知道大家除了買機票、找飯店以外,在行程的安排規劃上會做多少準備?

關於行程安排的部分,有人對於製作行程表的這件事上顯得非常認真,行程內容往往是圖文並茂、非常詳盡。比方說,從機場進到市區的交通方式;搭電車或巴士的話,「該在什麼地方搭?」「換票該在哪裡換?」「又該如何填寫劃位表格?」等相關資訊,在行程表裡頭寫得清清楚楚的。

我自己的話因為隨著前往日本旅行的次數和經驗愈多,除非是初次造訪的地方,那不然安排行程時已經不會寫得那樣的詳盡,也不太會去印一堆輔助資料來幫助自己。儘管行程表已經沒有寫得那樣的詳細,可直到現在都還保有寫行程表的習慣。最主要原因是這件事能夠幫助自己加強行程安排時的記憶,真的遇到突發狀況的話,也因為行程深刻的印記在腦子裡,可以立即提取記憶進行臨機應變,不至於遇到問題時慌張而失去了冷靜的判斷能力。

無論行程怎樣去安排,從大方向來看,「去什麼地區?」「住什麼地方?」「當地交通移動的方式?」等等,這些應該都是一定會有的準備。上述所說,其實都會影響發生狀況時的應變方式;而應變的方式,又跟去的地方影響甚深。

比方說,去的是東京、大阪等大城市,當發生突發狀況時,能夠應對的方式也會變得比較多。例如從新宿搭電車前往東京車站的方式,除了山手線以外,還可以搭乘中央總武線,又或者是利用地鐵來前往。因此如果有一條路線發生事故而停擺時,也還有其他路線可以進行應對;如果是去到交通較為不便的地區,或是碰到點和點之間移動距離較長的情況時,碰到突發狀況時能夠選擇的應變方式就會變得很少。

舉上一次我從島根準備回到岡山的例子來說,當時就恰巧碰到了颱風。由於山陰地區地處偏遠,能夠利用的電車路線也就只有「山陰本線」一條。如果颱風導致鐵公路發生損害的話,那麼將會影響到未來兩到三天的行程。那次又很不巧的是,照原定計畫從島根回岡山的那一天,剛好又和回台灣是同一天。最終不得不提早一天回到岡山,當然,也趕快在網路上退掉了原訂的旅館,改訂一晚岡山的住宿。

在這裡也可以發現到,當行程發生改變時,首當其衝的往往會是住宿地點的問題。也因此,平常我在找旅館的時候,都盡可能的會去選擇可以較晚取消的旅館,甚至也有不少直到住宿當日都還可以取消的旅館。許多的臨機應變,為的都是能讓行程所受的影響降至最低,而當然這一切,都是將自己的人身安全給放到最優先的位置下進行思考,最後才作出了應變行動。


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,我在旅行時身上一定會有預備的現金,即使快要回國,也不會把身上的現金都給花光光。

我知道不少人在思考該兌換多少外幣時,往往都只有估算到餐費和住宿費,以及一些零零星星開銷與雜支,甚至有不少人還是用信用卡來支付住宿費。也因此換得的外幣現金基本上都不會太多。再來就是,很多人到機場時往往都會把外幣全部花光,留得一點都不剩的情況,這其實是相當具有風險的。因為假使班機發生延誤,導致需要在當地多留宿一晚,那麼就得需要現金來支付一些日常開銷。

總結來說,在旅行途中遇到颱風的話,因為可以提前思考應對方式,所以較不會有手腳慌亂的情形發生;遇到地震的話,首先要確認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。如果剛好在搭車的話,就必須聽從站務人員的指示和引導進行疏散。再來就是出門在外,護照、現金、手機和藥品等重要物品都必須隨身攜帶,然後準備一些可以即時補充熱量的巧克力或能量條在身上。後續行程的調整,可以彙整天氣預報、新聞媒體和交通機關所釋放出的各項資訊以後再行決定。如遇到緊急問題的話,可直接聯絡當地代表處的幫忙。


總結來說,我的應變準則大概可以用兩句話來涵蓋:

「應變,其實是在安排行程時就已經要開始準備。」

「一切的應變手段,都是以自身安全為最優先考量。」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※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