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站內文章

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

【東北路行記】三、杜之都


仙台市景
仙台市,是日本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,人口約有100萬人左右


仙台市中心周圍,因為有著廣瀨川和青葉山圍繞,加上市中心內種植了相當多的行道樹,綠化程度相當高,因此有著「杜之都」的美稱。如果從仙台城跡上眺望整個仙台市區,便可以體會到這座城市廣泛的綠化程度。

日文唸作「杜(もり)之都」,其實就是「森林之都」之意。

在早期,可以發現到「森之都」和「杜之都」兩種稱呼方式。而根據文獻上的記載,「森之都」一詞的使用,最早在西元1909年(明治42年)時所發現;「杜之都」最早則是在西元1916年(大正5年)時被發現。一直到了1970年(昭和45年),「杜之都」正式成為了唯一名稱。


仙台青葉城跡
仙台城跡(青葉城跡)


由於仙台的平野地形和環境氣候等地方風土因素的緣故,為防止風雪等天然災害的發生和侵襲,有設置防風林、防雪林、防火林等相關的需要。因此從江戶時代開始,伊達家開發這座城市起,便積極的獎勵各項的植林政策。漸漸的,整座城市內佈滿了經由人工種植的樹木。

時至今日,就演變成為了眼前這座綠意盎然的美麗城市。


森林
▲ 天然生長的林木(森林)


至於為什麼會選擇「杜之都」,而不是「森之都」作為統一的稱呼呢?

「杜」和「森」之間又有什麼樣的不同?

最早以前,兩個字其實是相互的混用。剛剛曾經提過,從江戶時代起,由於受到地形和氣候等風土因素的影響,藩國實施了相關的獎勵植林政策,因此種植了防風林、防雪林、防火林、寺社林、行道樹等,許多經由「人工」方式進行植栽的林木。

像剛剛所說的,自江戶時代以來,這裡種植了許多的人工林木;而「森」這個字的原意為「多數天然林木生長茂密的場所」,為了區別兩者之間的不同,所以最後決定使用「杜之都」作為仙台的別稱。


仙台 廣瀨通街景
廣瀨通人行道上


遊覽仙台市區主要有三種方式:步行、地鐵和巴士。

先說說地鐵吧!仙台市地下鐵總共有兩條路線:分別是「東西線」和「南北線」。這兩條路線於仙台站交會,想透過地鐵的方式從這一條線到另外一條線的話,那就得需要到仙台車站去轉乘;第二種方式是搭乘以市區內各個主要景點為停靠站的路線周遊巴士「るーぷる仙台」。由於地鐵並無法直接到達市區的所有主要景點,這時候就得仰賴巴士來彌補。因此,要遊覽仙台市區最好的方式就是選擇搭乘市區周遊巴士。

附帶一提,在仙台車站西口前,周遊巴士停靠的月台前的售票亭,就有在販售一日券供可遊客們進行利用。


仙台 大崎八幡宮 社殿
大崎八幡宮 社殿


在拜訪過伊達政宗像和仙台城跡後,繼續搭著巴士來到另一處景點,同時也是一座神社:「大崎八幡宮」。

自江戶時代以來,作為仙台總鎮守的大崎八幡宮,便受到伊達家和當地居民們的崇敬和敬重。社殿所供奉的主祭神是「應神天皇」、「仲哀天皇」和「神功皇后」。大崎八幡宮的神殿建築,是奉仙台藩主伊達政宗公之命進行修建,採用了「權現式」建築設計。

之前曾經在《東京物語日記》第三篇的根津神社時,曾經簡單介紹過「權現造」建築。大崎八幡宮的社殿一樣分成了參拜的前殿「拝殿」,連接前後殿的「石之間」,以及供奉著主祭神的後殿「本殿」,這座「權現造」建築也被指定為國寶。


仙台 大崎八幡宮 三之鳥居
大崎八幡宮 三之鳥居


離開社殿,我沿著表參道走了出來。

來時,巴士就停靠在一之鳥居前的站牌,通過了一之鳥居和二之鳥居後,爬上了一段名為「大石段」的階梯,就會看到眼前的三之鳥居。社殿和三之鳥居間的參道兩旁,種植了許多的樹木,而且每一棵樹木看起來都相當的歷史悠久。

「杜之都」,彷彿正透過參道沿途的這一棵棵高大壯碩的林木,娓娓的向我道出那一段過去;自江戶時代以來,仙台這個地方的風土民情,以及整座城市發展的歷史軌跡。



仙台 大崎八幡宮 長床
大崎八幡宮 長床(國家文化財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※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