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尋站內文章

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

【東京物語日記】十五、下町散策(三)柴又


柴又站 寅次郎像
柴又站前 寅次郎像


提到柴又這個地方,我想大多數的人即便是沒看過這部作品,腦中也總是會浮出《男人真命苦》這五個字出來。先前曾閱讀有關這部電影系列作的簡介,稍微了解了一下男主角寅次郎的角色人格特質後才發現,他和近期一部日劇《東京傷情故事》裡頭的男主角還頗為相似。

《東京傷情故事》這部日劇講述的是,一位下町和菓子老舖老闆久留米卓三,和不同女性間,從邂逅、接著約會,然後失戀的各種戀愛故事。吉田鋼太郎所飾演的卓三,和寅次郎一樣都穿著一件復古長風衣,頭戴著一頂紳士帽,就只差在卓三的胸前多掛了一台萊卡相機。

或許這部日劇便是以《男人真命苦》作為劇本的參考藍本。除了角色塑造和寅次郎雷同外,這部日劇的第一集,同樣以「柴又」作為是單元故事的舞台,因此讓我更加的確定,確實頗有和大名鼎鼎的阿寅致敬的味道在。


柴又 帝釋天參道
帝釋天參道


從柴又站走出來沒多久,就是「帝釋天參道」。

而參道的盡頭,就是柴又當地的信仰中心「帝釋天題經寺」的二天門前。

這條參道的長度並不長,僅僅只有兩百多公尺左右。沿途兩旁,林立著許多外觀古色古香的建築物,許多的飲食店和特產店座落於此,每家店想必都有著一段悠長的歷史。到訪當天,正好是平日午後,往來的行人大都零零散散,因此在這裡散步起來相當閒適。

稍微的觀察了一下路上的行人,有在地人、也有的是遊客,他們的年齡層其實大多偏高,和這條具有懷舊風情的街道氣質頗為相稱。這也是只有在下町地區才能夠感受到的,人物地景皆古樸的傳統街町氛圍。


柴又 帝釋天題經寺 帝釋堂
題經寺 帝釋堂


穿過了二天門,便是題經寺的「帝釋堂」。

儘管題經寺創建於江戶時代初期,但目前境內大多數建築都是在明治時代以後所建造完成的。像是剛進來時的二天門,是在西元1896年的明治時代所完成;眼前的這座「帝釋堂」,後方的內殿是於1915年的大正時代完成,而前方的拝殿,則是一直到了1929年的昭和時代才建造完成。

題經寺境內還有著一座相當知名的日式庭園「邃溪園」,但我並沒有過去參觀,而是帝釋堂前參拜完了以後,在寺院境內隨意的繞了一下,便往河岸所在的方向慢慢的逛了過去。


矢切渡船
矢切渡船 乘船處


不久,我來到了河岸邊,一處名叫「矢切渡船」的地方。

這條名為「江戶川」的河川,分隔著東京都和千葉縣兩地。我所站的地方是東京都葛飾區的柴又,而遠眺著的對岸為千葉縣松戶市的矢切地區。

「矢切渡船」源自於江戶時代,是往來於柴又和矢切兩地之間的交通工具。由於那個時代要透過陸路方式來移動至對岸的話,出入都得經過許多的關隘檢查,不僅曠日費時且相當麻煩。因此,矢切渡船就成為了兩地之間往來,最直接、也最方便的交通工具。

只是當天似乎是渡船的運休日,僅有幾艘像是渡船的小船停靠在對面的河岸,往來的人們也都是傍晚出來運動的當地居民。


柴又 草糰子
柴又名物 草糰子


回程途中,又走回了「帝釋天參道」上。

二月底的東京,天氣相當寒冷,午後三、四點左右,外頭的天色就暗得彷彿大雨即將來臨前。在外頭逛了一下午,還走到了空曠冷颼颼的河岸邊,這段路程早已經讓身體的熱量消耗殆盡,回到參道的時間正好趕上了下午茶的末班車時間。

儘管我對《男人真命苦》這部電影一點都不熟悉,也完全不認識寅次郎先生;可是我卻是看過《東京傷情故事》,和認識劇裡頭的男主角卓三先生。第一集的「柴又之戀」,他和一名女性來到柴又約會,並走進了這家位在參道上的老店「寅屋」。

他們進到店內,兩人分食著同一盤的名物「草糰子」;而我卻可以自己獨享,或者說,可憐如我,也只能夠自己獨享了。(淚)

一盤草糰子、一杯熱咖啡,就是這家店的定番套餐,當成是晚餐前的暖身小點心,正好!


京成金町線 柴又站
京成金町線 柴又站月台


話說回來,下町,到底是哪裡吸引著自己?

我曾經說過,這裡有著一份「家的感覺」,只是這樣的說法似乎有些籠統。後來又想了想,就地理位置以外的意義,原因不外乎這裡擁有非常特別的懷舊城市氛圍,和一些看似毫不起眼,卻充滿人情味的生活日常。

我認為,每個人的心中都一定會有著一處自己所寄情的下町,它不見得就是地理上的那個位置,也不見得就一定是風光明媚,有著大山大景的那個地方。而我心目中的下町,可以讓人找回純樸與隨性,可以讓人短暫逃離現實的倦怠和壓力;它可以和九零年代那時的我,和我所生活的家產生情感上的連結。

或許是這份情感上的羈絆,下町,才會不斷的吸引著自己總是前來。

而柴又,也在不知不覺間,成為了這個家中的其中一份子。



【連載文章索引】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※ 廣告及不雅文字等訊息留言一律刪除!